<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2017年北京郵電大學公共管理理論考研大綱

            發布時間:2017-12-17 編輯:少冰

              隨著2017考研的到來,相關的考研大綱也開始公布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2017年北京郵電大學公共管理理論考研大綱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的閱讀。

              一、考查目標

              公共管理學是研究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門對社會公共事務進行管理的一門應用性學科,旨在幫助公共管理者獲取解決公共問題,處理公共事務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政策。本科目要求考生系統地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判斷和解決實際的公共管理問題。本科目既考核學生對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部門管理的具體實踐和改革發展趨勢的熟悉情況,也考察學生對當代西方公共管理學發展的最新理論、方法與最新實踐成果的了解和跟蹤情況。

              二、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公共管理學

              第1章公共管理導論

              1.1公共管理的意義

              1.2公共管理學的發展與研究途徑

              1.3公共管理的特質以及與私部門管理的區別

              1.4新公共管理

              1.5公共管理:現時代的挑戰

              第2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與知能

              2.1作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

              2.2作為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

              2.3公共管理者的技能

              2.4有效的公共管理者

              2.5面向未來的、具有前瞻力的公共管理者

              第3章公共部門的角色

              3.1公共部門的性質與需要

              3.2市場機制、市場失靈與政府干預

              3.3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3.4政府治理工具的選擇

              3.5政府失靈

              第4章公共部門戰略管理

              4.1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性質

              4.2公共部門戰略管理過程

              4.3公共部門戰略規劃與戰略管理

              4.4公共部門戰略管理的問題與改進

              第5章公共政策的設計、執行與評估

              5.1公共政策的性質

              5.2公共政策問題的建構

              5.3政策規劃與設計

              5.4公共政策執行

              5.5公共政策評估

              第6章公共組織管理

              6.1公共組織的特性

              6.2傳統科層組織及其困境

              6.3彈性化政府的組織設計

              6.4組織設計:組織學習的觀點

              第7章公共組織中的領導

              7.1領導與影響力系統

              7.2領導權力與領導效能

              7.3領導方式與領導效能

              7.4權變領導理論

              7.5轉換型領導

              第8章公務人力資源管理

              8.1人力資源的特性

              8.2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興起

              8.3人力資源管理的性質、功能和系統

              8.4人力資源管理者的角色與知能

              8.5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戰略目標

              8.6工作生活質量--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的新策略

              8.7現代公務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新趨勢

              第9章公共預算與財務管理

              9.1公共預算的性質、功能

              9.2公共預算的原則

              9.3政府預算制度及其評估

              9.4政府會計

              9.5政府財務報告

              9.6政府采購管理

              9.7政府財務審計

              第10章信息資源管理與電子化政府

              10.1信息與公共管理

              10.2公共管理信息系統

              10.3公共管理決策支持系統

              10.4電子化政府

              第11章公共服務的績效管理

              11.1績效管理的性質與作用

              11.2公共部門服務的績效評估與衡量的一般性指標

              11.3標桿管理與績效管理

              11.4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問題以及改進策略

              第12章公共管理的新策略

              12.1公共服務的民營化

              12.2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服務

              12.3公共部門的目標管理

              12.4公共部門的全面質量管理

              12.5公共管理的顧客導向

              第13章公共管理中的責任與倫理

              13.1公共管理中的責任:性質、重要性及困難

              13.2責任的行政控制機制

              13.3立法控制與責任

              13.4司法控制機制與責任

              13.5公民參與責任的維護

              13.6公共管理職業與職業倫理

              第14章企業型政府與政府再造

              14.1政府再造的內涵與背景

              14.2企業型政府的基本理念

              14.3企業型政府的實施策略及其限制

              14.4企業型政府與政府再造實踐

              第二部分:公共經濟學

              (一)市場與政府

              考試內容:

              帕累托效應、資源配置方式、市場失靈的原因與表現形式、資源配置目標、公平與效率的關系、政府的經濟職能、政府失靈及其表現、政府管理范式的改革。

              考試要求:

              1.了解公共部門經濟職能的決定因素;

              2.理解資源配置的含義與目標;

              3.理解資源配置方式及市場失靈的原因;

              4.掌握帕累托最優、帕累托改進、資源配置效率的實現條件;

              5.掌握政府在經濟活動中的職能;

              (二)外部效應理論

              考試內容:

              外部效應、科斯定理、公地悲劇、外部邊際成本與效益、矯正性的稅收、財政補貼等基本概念和內涵;外部效應的表現形式、外部性的矯正措施。

              考試要求:

              1.掌握外部效應的含義及其分類;

              理解外部效應的表現形式;

              3.了解私人糾正外部性的機制及缺陷;

              4.理解外部效應是如何導致資源配置扭曲的;

              5.掌握政府糾正外部性的措施;

              (三)公共物品理論

              考試內容:

              公共物品的特點、搭便車、林達爾均衡、公共物品的分類、純公共物品與準公共物品的概念與特點、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的條件、公共物品的供給模型。

              考試要求:

              1.掌握公共物品的含義、特征;

              2.了解公共物品的供給與生產;

              3.掌握公共物品的分類;

              4.掌握林達爾均衡和免費搭車的含義;

              5.理解公共物品有效供給的條件以及公共物品的供給模型;

              (四)公共選擇理論

              考試內容:

              公共選擇、政治均衡、單峰偏好、多峰偏好、投票悖論的含義;各種投票規則及其優缺點;單峰偏好、多峰偏好與政治均衡的關系;中位選民定理;利益集團與投票交易及其對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公共選擇過程中各行為主體的行為特點。

              考試要求:

              1.理解阿羅不可能定理;

              2.了解各種投票規則優缺點;

              3.理解公共選擇過程中各行為主體的行為及其特點;

              4掌握公共選擇、單峰偏好、多峰偏好、利益集團的含義;

              5.掌握投票悖論與中位選民定理;

              (五)財政乘數與財政政策

              考試內容:

              預算平衡、功能財政的內涵與意義;GDP的均衡公式;緊縮性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非自決的財政政策;政府支出的原則。

              考試要求:

              1.理解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決定原理;

              2.掌握支出乘數、稅收乘數和平衡預算乘數的內涵;

              3.掌握財政政策的實施機制;

              4.理解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功能與意義。

              三、試卷結構

              1、考試時間為3小時,滿分150分;

              2、題目類型:概念題、簡答題、論述題;

              3、考試內容比例:公共管理學100分、公共經濟學50分.

            最新推薦
            熱門推薦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