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學生,往往把考研錄取當做目標重點,而對于導師,這已經是未來三年的起點。而且,每年導師的招生名額都是有限的,特別是博士生,招一個全面的、有培養潛力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后三年操心費力,痛苦不堪。因此,大多數導師是很謹慎的。往往是招生越多,越謹慎,寧愿空1年,也不能湊合招一個。今年我們就有一個導師博士正好就1個過線,這個學生可能覺得等額復試,不太在乎,加上碩士做得實在糟糕,復試了一個多小時,還是刷掉了。復試,學生看到的是分數,導師看到的是過程。過程好了,分數就上去了。
1、保送生:受導師青睞的群體
保送生,是受老師們青睞的。理由很簡單:五年的一貫能力優于一年的突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完整的實習經歷;提前交流,雙方可以充分了解。
2、初試成績+學校:重要的第一印象
在大多數情況下,導師對學生的第一印象,來自學生的初試成績+學校。特別高分的考生和本科學校排名較高的考生,容易的到較深刻的第一印象。注意,是深,而不是好。因為初試成績高、本科學校好,面試時老師期望值較高,一旦問題回答不好,相應印象大打折扣;如果表現好,不僅錦上添花,而且對于今后的學習,機會也會增多。
3、英語:成績中最大的變數
英語考試有兩種形勢:由于研究生的很多工作依賴于英語,一個能熟練閱讀文獻的學生比英文差的學生閱讀速度能差10倍以上,因此,英文好的學生必然有優勢。復試口試和筆試,以翻譯為主,因此,在這方面,要有積累。通過考試,老師希望了解1)英語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2)應變水平:有些考生專業個別專業單詞不會,但根據專業知識和上下文,做出合理推測,3)中文水平:(沒錯,中文水平)。良好的中文水平對于今后研究生論文寫作、病歷書寫非常重要。
4、專業:了解廣度、深度、邏輯思維能力。
由于初試是多選題,復試口試往往就某一疾病的機制、診斷、治療詢問,或深入,或發散,很多情況是問到不會為止,以了解學生的真正水平。是有些考生,突擊復習,專業知識不系統,初試時選擇題考分很高,復試時,在病例分析、操作等要求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考試中,漏洞百出,直接被刷掉。有些學生表示報考原因是熱愛某專業,但是一問對于這個專業根本不了解。有的學生實習得很好,即便初試分數低些,復試很容易彌補。因此,進入復試后,好好實習的同學遠遠強于沒有實習的同學,這是做不了假的。如果你為了初試,放棄實習,在復試時的風險必然增大。
5、性格、個性:由于醫學專業需要和人打交道比較多,因此,略外向、沉穩、果斷、有責任感、能團隊合作等特性非常重要。特別是最近高校一系列事件后,導師對這方面越來越重視。有學校加心理測試,很多面試導師往往會問許多仿佛和專業不相關的問題,或提很多”如果.......,你會.......”的問題,都是力求測試學生的性格特性,了解學生自我認知情況。很多問題,在多角度詢問后,有些隱蔽的問題可以測試出來。有些學生雖然有些不足,但很好交流,能認識自己的缺陷,有很強的可塑性,錄取幾率增大。而有以下的問題的學生很容易被淘汰:1)性格執拗,難以接受別人意見,動輒“我認為......."、“我能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生;2)不找主觀因素,找很多客觀理由為自己辯解的學生;3)對自我認知過高,總覺得自己怎么都委屈的學生;4)過于內向,面試過程中過于緊張,難以交流的學生(畢竟今后臨床要面對很多復雜的情況);5)怕苦怕累,優柔寡斷,過度關注今后收入、能否靠導師留下的學生(導師憑什么保證今后給你留下?)。大家可以看看論壇中同學的發言,從導師的角度評價一下大家的問題和回答,就知道誰錄取可能性高了。
6、綜合能力:很多面試導師往往會問許多其他有關綜合能力的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是否當過學生干部有關。比如:在年級排名、獎學金的情況,可以表明一貫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個人愛好,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只是廣度和思維深度;日常問題的處理反應個人的為人處世態度。
7、特殊經歷:與參賽經歷、科研經歷、計算機方面、文字等方面的突出能力。
有過參賽經歷一般會有特長,而且本身對勝負處理就是考驗;有過社會經驗的人會更成熟;文字方面好的今后寫作有優勢;科研經歷更是錦上添花。
8、今后規劃:長遠職業規劃與導師目標契合的會優先錄取。
導師要招科學學位,你非要專業學位,自然難以談攏。兩個學生差不多,但一個想碩博連讀,一個想碩士畢業找工作,博導自然招前者。
9、特殊要求:比如有的科室都性別、身高等有一定的要求,或者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有所傾斜,如果考生差別不大,有些因素還是可以理解的。比如,骨科,男生高大,今后還是有優勢的。
五、調劑:導師尋找合適學生的另一種方式
由于學生報考盲目,每年都有很多很好的導師在第一輪面試中沒有招到學生;有時候,導師對上線的學生又不滿意。因此,調劑不僅是學生第二次選擇的過程,也是導師第二次選擇的過程。有時學生能找到更好的導師,導師與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但由于雙方選擇范圍廣,應和導師在復試前多交流,讓導師多了解自己。如果導師認為不滿意,也提前知道,避免耽誤時間。有時,導師之間還會互相推薦學生,這種機會不要錯過。
值得注意的是,復試很多內容是靠長期積累的結果,很難作假或突擊。復試時言過其辭,只要細加追問,就被戳穿。時間倉促,先寫這么多。但是,希望大家相信,大多數導師想招到好學生。你現在唯一能做的,是向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靠近;能做的,是改變自己。
閱讀更多:
陳靜:從運動冠軍到碩士生導師
難忘的考研歲月中的那次幫助
等待中的考研歲月
在職研究生如何備考練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