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學為主,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等多學科交融發展的上海市屬重點大學,已有百余年辦學歷史。
學校辦學文脈源于1906年創辦的滬江大學和1907年創辦的德文醫工學堂,百年薪火相傳,獨樹一幟的優秀辦學傳統孕育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和志士仁人,滋養了一大批學術精英、工程專家和社會翹楚,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十余萬優秀專業人才,享有中國“制造業黃埔軍校”的美譽。
學校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光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三大學科長期居于國內領先地位,學科領域的優勢與特色為全國公認。伴隨工程教育的時代發展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學校積極培育建設新興交叉學科,進一步提升和發展了先進制造與高端裝備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光電儀器與電氣測試控制技術、微納制造與新材料、節能環保技術等前沿領域。2003年,學校抓住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劃歸上海理工大學管理的機遇,從文化產業和健康產業發展的需求出發,積極培育建設相關新興特色學科。
學校致力于培養學生有思想的頭腦、國際化的眼光,努力完善工程型、創新性、國際化辦學定位,積極推進新一輪創新發展與內涵建設,著力實現師資隊伍與學科建設、人才培養質量、學校事業發展動力三方面的突破,強化人才強校主戰略,做精品本科、爭一流學科、創百強大業,不斷提升學校的學術價值、行業影響和社會地位。學校設有18個學院、1個教學部,30個研究所,12個研究中心和4個研究院。現有53個本科專業; 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2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動站;2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0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個碩士專業學位種類;17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領域。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00余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含雙聘),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級教學名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國家級各類專家40余人。
學校具有百年工科教育歷史,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是上海市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試點學校。學校人才培養定位于培養面向先進制造領域的 “卓越工程師”和制造增值服務領域的卓越工程背景人才。學校現有學生24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700余人,研究生6300余人。2013年在校國際生1000余人。
| 各專業平均月薪排名 | |||
| 排名 | 專業名稱 | 類別 | 畢業五年平均月薪 | 
| 1 | 機械工程 | 工學 | 11525元 | 
| 2 | 管理科學 | 管理學 | 10729元 | 
| 3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10331元 | 
| 4 | 國際政治 | 法學 | 10285元 | 
| 5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管理學 | 9548元 | 
| 6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工學 | 9479元 | 
| 7 | 土木工程 | 工學 | 9190元 | 
| 8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9037元 | 
| 9 | 電子信息工程 | 工學 | 8984元 | 
| 10 | 英語 | 文學 | 8886元 | 
| 11 | 日語 | 文學 | 8768元 | 
| 12 | 會計學 | 管理學 | 8744元 | 
| 13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工學 | 8703元 | 
| 14 | 工業工程 | 管理學 | 8649元 | 
| 15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工學 | 8587元 | 
| 16 | 工業設計 | 工學 | 8556元 | 
| 17 | 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 工學 | 8376元 | 
| 18 | 市場營銷 | 管理學 | 8360元 | 
| 19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工學 | 8283元 | 
| 20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經濟學 | 8167元 | 
| 21 | 軟件工程 | 工學 | 8130元 | 
| 22 | 工商管理 | 管理學 | 8013元 | 
| 23 | 交通工程 | 工學 | 7962元 | 
| 24 | 自動化 | 工學 | 7880元 | 
| 25 | 環境工程 | 工學 | 7728元 | 
| 26 | 金融學 | 經濟學 | 7655元 | 
| 27 |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 工學 | 7645元 | 
| 28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工學 | 7277元 | 
| 29 | 視覺傳達設計 | 藝術學 | 7078元 | 
| 30 | 電子商務 | 管理學 | 6063元 | 
| 31 | 應用物理學 | 理學 | 5397元 | 
| 32 | 印刷工程 | 工學 | 5385元 | 
| 33 | 生物醫學工程 | 工學 | 519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