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應屆畢業生網>主頁 > 手抄報 > 數學手抄報 > 數學手抄報資料:分數的產生和分數運算

            數學手抄報資料:分數的產生和分數運算

            發布時間:2017-01-19來源:手抄報資料網

              一個物體的一半如何表示?你肯定要用分數!可是你知道分數在我國是什么時候開始使用的嗎?當時是怎樣進行分數運算的呢?

              至遲在春秋戰國時代我國就已有了分數的概念。春秋戰國時期,社會上思想活躍,生產范圍有所擴大,技術水平也有所提高,實踐中提出了許多新的數學問題。比如,一個物體的一半如何表示呢?這當然不能用自然數,這就要求創造新數來表示了。

            3

              在《墨子》書中記載的分數大都是由于分配而引起的。小半(表示 ),大半(表示 ),半(表示 )是當時的分數專用名詞。《管子》在講土地種植的分配時又提出“十分之二”、“十分之四”、“十分之五”、“十分之六”、“十分之七”等分數。

              今天,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會做分數四則運算,但古代人們對分數運算很感頭痛,尤其是歐洲人。那時,歐洲一個最有學問的人說:“世界上有很多難做的事情,但是沒有比算術四則再難的了。”由于我國古代靈活地運用算籌,避免了許多麻煩!

              我國古代是這樣表示分數的,如237,被除數在除數的上面,最上面留著放商數。如下左圖:

              除得的商數是3,余數是2,表示方法見上右圖。后來,我國的分數表示法傳到印度,又傳到阿拉伯國家。

            欄目推薦
            熱點排行
            推薦閱讀

                    <pre id="bbfd9"><del id="bbfd9"><dfn id="bbfd9"></dfn></del></pre>

                    <ruby id="bbfd9"></ruby><p id="bbfd9"><mark id="bbfd9"></mark></p>

                    <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

                      <th id="bbfd9"><form id="bbfd9"><dl id="bbfd9"></dl></form></th>

                      <p id="bbfd9"><cite id="bbfd9"></cite></p><p id="bbfd9"></p>
                      <p id="bbfd9"><cite id="bbfd9"><progress id="bbfd9"></progress></cite></p>
                      飘沙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