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學礦冶學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于2017年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的閱讀。
|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
全日制 擬招人數 |
非全日制 擬招人數 |
考試科目 | 備注 |
|
020 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 (01082375007) |
161 | 20 | 本學院僅085205 冶金工程專業招收單獨考試考生(非全日制) | |
| 6 | 0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或 204 英語二 ③348 文博綜合 |
復試科目:582 專業綜合(適用于文物與博物館專業) | |
| 065100 文物與博物館 | ||||
| 01 文物保護 | ||||
| 02 科技考古 | ||||
| 72 | 0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3 日語 ③301 數學一 ④804 物理化學A 或 809 冶金物理化學 或 814 材料科學基礎 或 819 化工原理概論 或 833 無機化學 |
按一級學科招生,下設三個二級學科:080601冶金物理化學;080602鋼鐵冶金;080603有色金屬冶金 復試科目:522 冶金工程專業綜合 或 587 化工原理綜合 或 588 無機化學綜合 |
|
| 080600 冶金工程 | ||||
| 01 煉鐵原料及資源綜合利用 | ||||
| 02 煉鐵新技術 | ||||
| 03 煉鋼新技術 | ||||
| 04 凝固理論及澆注新工藝 | ||||
| 05 潔凈鋼冶煉技術 | ||||
| 06 特殊鋼冶金 | ||||
| 07 鐵合金 | ||||
| 08 冶金過程模擬及仿真 | ||||
| 09 冶金流程工程學 | ||||
| 10 冶金節能與環保 | ||||
| 11 輕金屬冶金與輕合金材料 | ||||
| 12 電極材料與融鹽電解 | ||||
| 13 有色冶金過程模擬與節能優化 | ||||
| 14 濕法冶金 | ||||
| 15 電池和磁性材料制備與儲能技術裝置 | ||||
| 16 薄膜材料制備與金屬表面技術 | ||||
| 17 高純金屬提取與應用 | ||||
| 18 稀有金屬冶金 | ||||
| 19 電化學冶金與綠色新工藝 | ||||
| 20 有色金屬鈉米材料制備 | ||||
| 21 有色冶金新工藝、新理論與循環利用 | ||||
| 22 有色金屬相圖與熱力學 | ||||
| 23 過程冶金的新理論與新方法 | ||||
| 24 資源綜合利用的方法及原理 | ||||
| 25 冶金熔體及熱力學 | ||||
| 26 反應機理及動力學 | ||||
| 27 相結構及材料制備過程物理化學 | ||||
| 28 冶金電化學及新能源 | ||||
| 29 工業系統代謝分析與綠色工業鏈接技術 | ||||
| 30 低碳生態化(生物)冶金及生態修復 | ||||
| 31 資源、能源高效及循環利用技術 | ||||
| 32 冶金廢渣、廢水、廢氣、粉塵高效控制、處理與回用 | ||||
| 33 金屬微觀結構與性能 | ||||
| 34 金屬凝固 | ||||
| 35 金屬中的第二相粒子行為 | ||||
| 36 輕質高強韌鋼 | ||||
| 37 電磁場冶金 | ||||
| 38 多元復雜有色金屬資源高效利用與清潔生產 | ||||
| 39 紅土鎳礦高值綜合利用 | ||||
| 40 綠色冶金 | ||||
| 41 智能冶金 | ||||
| 42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 | ||||
| 71 | 20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4 英語二 ③302 數學二 ④804 物理化學A 或 809 冶金物理化學 或 814 材料科學基礎 或 819 化工原理概論 或 833 無機化學 |
本專業招收單獨考試考試考生(非全日制) 復試科目:522 冶金工程專業綜合 或 587 化工原理綜合 或 588 無機化學綜合 |
|
| 085205 冶金工程 | ||||
| 01 煉鐵原料及資源綜合利用 | ||||
| 02 煉鐵新技術 | ||||
| 03 煉鋼新技術 | ||||
| 04 凝固理論及澆注新工藝 | ||||
| 05 潔凈鋼冶煉技術 | ||||
| 06 特殊鋼冶金 | ||||
| 07 鐵合金 | ||||
| 08 冶金過程模擬及仿真 | ||||
| 09 冶金流程工程學 | ||||
| 10 冶金節能與環保 | ||||
| 11 輕金屬冶金與輕合金材料 | ||||
| 12 電極材料與融鹽電解 | ||||
| 13 有色冶金過程模擬與節能優化 | ||||
| 14 濕法冶金 | ||||
| 15 電池和磁性材料制備與儲能技術裝置 | ||||
| 16 薄膜材料制備與金屬表面技術 | ||||
| 17 高純金屬提取與應用 | ||||
| 18 稀有金屬冶金 | ||||
| 19 電化學冶金與綠色新工藝 | ||||
| 20 有色金屬鈉米材料制備 | ||||
| 21 有色冶金新工藝、新理論與循環利用 | ||||
| 22 有色金屬相圖與熱力學 | ||||
| 23 過程冶金的新理論與新方法 | ||||
| 24 資源綜合利用的方法及原理 | ||||
| 25 冶金熔體及熱力學 | ||||
| 26 反應機理及動力學 | ||||
| 27 相結構及材料制備過程物理化學 | ||||
| 28 冶金電化學及新能源 | ||||
| 29 工業系統代謝分析與綠色工業鏈接技術 | ||||
| 30 低碳生態化(生物)冶金及生態修復 | ||||
| 31 資源、能源高效及循環利用技術 | ||||
| 32 冶金廢渣、廢水、廢氣、粉塵高效控制、處理與回用 | ||||
| 33 金屬微觀結構與性能 | ||||
| 34 金屬凝固 | ||||
| 35 金屬中的第二相粒子行為 | ||||
| 36 輕質高強韌鋼 | ||||
| 37 電磁場冶金 | ||||
| 38 多元復雜有色金屬資源高效利用與清潔生產 | ||||
| 39 紅土鎳礦高值綜合利用 | ||||
| 40 綠色冶金 | ||||
| 41 智能冶金 | ||||
| 42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 | ||||
| 12 | 0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 英語一 或 202 俄語 或 203 日語 ③616 中國通史 或 619 普通化學 ④828 科學技術概論 或 846 文物保護基礎 或 852 社會學理論 |
復試科目:521 綜合科技史 | |
| 087000 科學技術史 | ||||
| 01 冶金與材料史 | ||||
| 02 技術史 | ||||
| 03 文物保護 | ||||
| 04 科技考古 | ||||
| 05 傳統工藝 | ||||
| 06 工業遺產研究 | ||||
| 07 科學技術與社會 | ||||
| 08 中外科技交流 | ||||
| 09 科技與產業戰略 |